懂车帝在吐鲁番来了场夏季测试,选取了41款热门的新能源车,围绕高温(当地最高气温50℃,地表最高温度80℃)条件下车辆基础性能、日常使用以及智能系统三大场景展开,包含续航、充电、空调、甲醛、极速测试等20余个科目,综合评估新能源汽车在高温天气下的表现。
整体续航达成率66%,高温影响相对较小
本次测试车辆中,31款纯电动车平均续航达成率为66%。而对比懂车帝历史测试数据,新能源车常规天气续航达成率为74%,冬季严寒条件下仅47%,不难看出,虽然高温对新能源车续航存在一定影响,但整体续航达成率仍要远高于冬季。
从具体车型来看,续航达成率排名前五的车型为宝马ix3、宝马iX、奇瑞小蚂蚁、奔驰EQC等,合资品牌实际续航和企业标称续航差距更小。但在绝对续航里程方面,排名前五的车型中有三款为国产,自主新能源车更胜一筹。此外,高温条件下,90%以上车辆充电功率无明显变化,夏季对充电速度几乎没有影响。
在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,包括五菱宏光MINIEV、奇瑞QQ冰淇淋、奇瑞小蚂蚁、零跑T03四款车型,其中奇瑞小蚂蚁的续航达成率为74.7%,五菱宏光MINIEV为66.8%,奇瑞QQ冰淇淋和零跑T03均为62.9%。不过,在这四款车型中,五菱宏光MINIEV的表现是最优的,从始至终并没有出现故障,另外三款车型在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,奇瑞小蚂蚁出现动力受限和过热保护,奇瑞QQ冰淇淋出现动力中断,而零跑T03当续航里程剩下4%时直接失去动力。
合资车制冷效果优秀
宝马iX3制冷30分钟后车内温度为18℃,而比亚迪秦PLUS EV竟高达39.6℃,开了空调又好像没开,其中包括五菱宏光MINIEV、Model 3、比亚迪海豚/元PLUS/秦PLUS EV、小鹏P7/P5、零跑C11/T03、高合HiPhi X、理想ONE等车型车内温度均高于30℃,特别是比亚迪宋PLUS DM-i,空调直接出现故障。
41款车在经过暴晒座舱后,温度都超过或接近50℃,开启空调后,26台车能在30分钟降温至30℃以内。这方面来看,合资品牌在制冷效果方面更加优秀。
天幕天窗不一定不隔热
随着配置的不断提升,大天窗、天幕玻璃成为很多新能源车的卖点,但也引发了“车内打伞防晒”等争议。这次测试发现,所有带天幕、天窗车型的车顶玻璃,紫外线隔绝率均在90%以上,用户无需担心阳光直射会晒伤驾乘人员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防晒不一定隔热。
国产车极速测试结果更佳
在极限性能测试中,绝大部分百公里加速最好和最差成绩误差在0.3秒以内。而在极速测试中,三款合资车型只有160KM/h,国产车则普遍达到了200KM/h以上,相比之下略优于合资品牌。
充电时长特斯拉最快
特斯拉Model 3仅用时62分钟,而五菱宏光MINIEV、奇瑞QQ冰淇淋高达596分钟、489分钟,包括广汽AION S/Y、奇瑞小蚂蚁、零跑C11/T03、本田e:NS1等车型充电时间均超过100分钟,其中本田e:NS1为233分钟。
智能系统高温会出现故障
10-20万元级别的新能源车型中,零跑C11出现两项异常情况,高温充电多次出现热故障,导致充电中断。元PLUS故障较多,包括灯光拨杆失效、雨刷器失效、中控屏死机等故障,且车辆重启后功能无法恢复,车辆在高温可靠性有待提高。另外,宋PLUS DM-i出现空调故障。
20-30万元级别新能源车型中,最新推出的本田e:NS1充电功率过低,严重影响使用体验,其车窗的隔热能力较强,但在续航、加速、空调制冷等方面表现平平,缺乏亮点。不过,最严重的还是问界M5,其中暴晒后ESP的一个保险丝被烧断,导致车辆无法挂挡,且无法进入拖车模式,车辆完全无法移动,给道路救援造成巨大困难。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中,仅有蔚来ET7出现空调故障,并且不止一次,严重影响用户体验。
从实测来看,大多可以总结出两大规律。其一就是合资/进口新能源车的整体表现相对国产车型较好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国产新能源车整体表现较好,主要还是因为参与续航的车型以国产车较多,40款车型中仅有11款车型为合资/进口。当然,这种局面也从侧面反映了,当前国产新能源车在国内的发展确实好于合资/进口新能源车型,不过相比于合资/进口新能源车型,国产新能源车型在测试中的故障较多。其二就是售价越高的车型故障较少,售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仅有蔚来ET7出现故障,而10-20万元以及20-30万元区间的车型故障相对较多。
各车系新能源车测试结果: